项目 | 高点 | 低点 | 均价 | 涨跌幅 |
单晶用料 (RMB) |
265 | 253 | 259 | 0.0 % |
非中国区多晶硅 (USD) |
35.177 | 32.815 | 34.117 | -0.2 % |
项目 | 高点 | 低点 | 均价 | 涨跌幅 |
多晶硅片-金刚线 157mm (RMB) |
2.78 | 2.67 | 2.75 | 8.7 % |
多晶硅片-金刚线 157mm (USD) |
0.383 | 0.369 | 0.38 | 1.88 % |
M10 单晶硅片-182mm/165μm (RMB) |
6.87 | 6.77 | 6.78 | 0.0 % |
G12 单晶硅片-210mm/160μm (RMB) |
9.15 | 9.05 | 9.1 | 0.55 % |
项目 | 高点 | 低点 | 均价 | 涨跌幅 |
多晶电池片-金刚线 157mm (RMB) |
0.95 | 0.82 | 0.87 | 0.0 % |
多晶电池片-金刚线 157mm (USD) |
0.126 | 0.114 | 0.116 | 0.0 % |
M6 单晶PERC电池片 (RMB) |
1.14 | 1.11 | 1.13 | 0.89 % |
M6 单晶PERC电池片 (USD) |
0.19 | 0.158 | 0.16 | 0.0 % |
M10 单晶PERC电池片 (RMB) |
1.19 | 1.17 | 1.18 | 0.43 % |
G12 单晶PERC电池片 (RMB) |
1.18 | 1.15 | 1.17 | 0.0 % |
项目 | 高点 | 低点 | 均价 | 涨跌幅 |
275-280 / 330-335W 多晶组件 (RMB) |
1.8 | 1.67 | 1.73 | 0.0 % |
275-280 / 330-335W 多晶组件 (USD) |
0.28 | 0.23 | 0.235 | 0.0 % |
355-365/430-440W 单晶PERC组件 (RMB) |
1.92 | 1.85 | 1.88 | 0.0 % |
355-365/430-440W 单晶PERC组件 (USD) |
0.289 | 0.255 | 0.265 | 0.0 % |
182mm 单面单晶PERC组件 (RMB) |
1.95 | 1.89 | 1.91 | 0.0 % |
210mm 单面单晶PERC组件 (RMB) |
1.97 | 1.92 | 1.93 | 0.0 % |
项目 | 高点 | 低点 | 均价 | 涨跌幅 |
2.0mm镀膜 (RMB) |
23 | 22 | 22.5 | 7.14 % |
3.2mm镀膜 (RMB) |
29 | 28 | 28.5 | 0.0 % |
硅料
本周硅料价格基本持稳,整体单晶用料的人民币报价维持在259元/KG左右。各硅料企业5月订单大多签完,本周新签订单较少,硅料价格基本持稳。受疫情及限电影响,国内现有产能及扩产产能都受到影响,随着海运物流的缓解,进口量有望增加,供给总量小幅提升,但高景双良等硅片企业有大量产能释放,增加对硅料的需求,整体仍将供不应求。短期内,部分散单急单仍会支撑硅料价格小幅上涨。
观察硅料环节的生产运行及出货情况,目前硅料企业大多满产运行,且无库存压力,OCI马来西亚检修将于6月复产释放。有料企反馈,市场再现“拥硅为王”局面,即使在价格可观的情况下,料企并不着急出货,根据付款方式及客户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判断是否出货,看好后市价格,惜售心态明显。
硅片
本周硅片价格小幅波动,多晶涨幅明显。本周M10主流成交价格为6.78元/片左右,G12主流成交价格为9.1元/片左右。近期终端需求持续,带动硅片需求延续,各家硅片企业维持较高开工率,加之硅片持续减薄,硅耗下降明显,相同质量硅料可生产出更多硅片,市场整体供应量提升,同时高纯石英砂短缺带来的坩埚短缺问题仍然存在。目前,多家硅片企业都有大量新产能释放,但受限于硅料供应有限,硅片整体产能利用率有限,部分企业将转变盈利模式,开启代工+外售的双经销模式。
多晶方面,由于产能有限,个别企业因成本上升调整价格,影响了整体多晶市场,实际订单热度无明显提升,市场份额十分有限。
电池片
本周电池片价格大体持稳,单晶M6电池片主流成交价为1.13元/W左右,M10电池片主流成为1.18元/W左右,G12电池片主流成交价为1.17元/W左右。随着疫情情况好转,网版及化学用品等材料运输逐步通畅,负面影响逐步消除,电池片企业大多满产,行业整体开工率已达90%,其中大尺寸产能占比持续提升达75%,订单方面,因价格高昂,电池片订单落地较少,少数急单抬升M6及M10电池片高位价格。
组件
本周组件价格与上周持平,单晶166组件主流成交价为1.88元/W左右,单晶182组件主流成交价为1.91元/W左右,单晶210组件主流成交价为1.93元/W左右。近期,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批光伏组件长协集中采购项目正式开标,其中最高投标价达2.036元/W,平均为1.957元/W。继上周组件价格迫于成本压力上涨后,终端采购动作有所放缓,目前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较高水平。人民币汇率持续下降,贸易顺差带动组件出口,欧盟计划2030年实现600GW光伏并网目标,大幅拉升装机需求,国内地面电站逐步起量,叠加分布式光伏持续火热,需求持续,支撑组件高位价格。
辅材方面,玻璃价格小幅波动,3.2mm玻璃主流成交价为28.5元/㎡左右,2.0mm玻璃主流成交价涨至22.5元/㎡左右。继上周3.2mm玻璃价格上涨后,本周2.0mm玻璃价格也跟随上涨,组件市场逐渐释放暂缓拿货信号,预计后续玻璃报价无持续上涨动力。
本文由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原创,如需转载或引用数据,请标明出处。
锂电池:
本周动力电池市场相对平稳,4月份各大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比亚迪依旧保持销量的增长;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9.9万辆环比下降38.3%,市场占有率达到25.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修复取决于复工复产进程,5月会持续好转;随着供应链和消费信心的恢复,大部分车企对今年的目标还是保持乐观。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原料端碳磷酸铁供应仍然偏紧,价格维持高位;碳酸锂止跌持稳,上下游观望为主。而磷酸铁锂价格本周则弱势下跌,加工费被进一步挤压,一方面,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电池、储能等下游市场需求表现不佳;另一方面,德方亿纬11万吨磷酸铁锂投产且预期后市还有天量产能陆续投放施压磷酸铁锂市场;目前磷酸铁锂主流价格在15.5万元/吨左右,较上周五下跌0.5万元/吨。
三元材料:
本周三元材料产品报价均有所回落。从市场层面来看,4月份5系与8系三元材料国内整体需求走弱,导致三元材料产量预计下滑5-10%。数码型产品受需求持续低迷,近期报价回落明显;高镍材料方面,部分海外项目起量对相关供应链需求有所提振。就后市来看,疫情影响逐步减弱的预期下,终端陆续复工复产,但需求传导需要一定的时间,5月份市场预计整体恢复有限。
三元前驱体:
受成本端与需求端差异影响,本周三元前驱体产品对外报价下跌。从市场层面来看,近期前驱体企业消耗库存的操作减少了外采原料需求,叠加原料端镍产品供应增量,数码需求不佳带动钴价走弱,前驱体生产成本有所回落。从后市来看,短期内前驱体企业的出货增量以海外客户需求为主,国内交投表现偏淡。
负极材料:
节后以来,负极材料市场正常整体情况变化不大,受疫情影响,4月部分负极厂家实际出货情况低于预期,进入5月下游市场逐步恢复正常,再加上6月旺季即将来临,负极企业生产均在按节奏推进。负极企业上涨意愿强烈,落地仍处于博弈阶段。原料价格仍高位企稳 ,石墨化新增产能部分受到疫情影响节奏有所放缓。短期来看,负极材料仍是电芯厂采购的心头好。
隔膜:
疫情对产业链的影响逐步得到缓解, 由于疫情的扰动因素, 导致头部电池厂商在4月及5月的采购力度减弱, 终端的减量一定程度传导到隔膜厂商的整体出货, 市场需求减弱使得目前的市场供需发生改变, 紧张的供给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缓解。除专注海外市场的隔膜厂商之外,其余厂商近期的订单量多少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随着特斯拉产量预计在5月中下旬整体全面恢复,中游的需求将快速提升。
价格方面,隔膜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由于近期PVDF的价格出现一些波动,尤其是PVDF的上游材料R142b价格出现松动,但涂覆级的PVDF价格仍保持高位,PVDF涂覆隔膜并未出现明显价格传导,整体上PVDF涂覆隔膜价格仍然保持高位运行。
企业动态方面:恩捷股份在美国 Ohio(俄亥俄)州 Sidney(西德尼)市投资建设锂电隔膜工厂。项目拟规划建设产能约 10-12 亿平方米的基膜生产线及配套涂覆设备,项目总投资额预计约 9.16 亿美元。隔膜龙头恩捷股份作为国内锂电中游材料企业的代表在美首次布局产能,拓展海外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意义
电解液:
本周电解液市场需求持续偏弱,由于原材料价格走低,电解液价格小幅调整,受疫情影响,部分电解液厂商开工率微调。原料方面,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略显不足,市场略有库存,价格持续盘整,双轨价差收窄。疫情影响叠加下游需求走弱,散单拿货积极性不高,观望心态明显,客户结构稳定的厂家受影响较小。
溶剂方面,市场供应充足,厂商库存压力明显,部分厂商持续维持低负荷生产,随着物流的好转,出货量有所增加,下游厂家存在低价囤货现象。添加剂方面,VC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微降,FEC和PS价格相对持稳,随着4680大圆柱电池的量产,对FEC的需求量或将有所增加。
短期来看,疫情影响,整体市场偏弱,价格走低,客户拿货积极性不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终端需求并非没有,而是由于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市场需求被延后。随着疫情好转,整体市场需求回暖,电解液及其材料市场需求曲线将迎来反弹。
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鑫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