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天合光能:2025年出货目标75GW
2025-07-07

2025年7月4日,天合光能发布了最新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详细阐述了公司近期的发展规划、市场布局和技术选择。

尽管光伏产业链目前正经历着激烈的供过于求竞争,天合光能依然拥有充足的在手订单,其2025年的组件出货目标为70-75GW。

公司不仅在核心业务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还在技术创新、产业布局以及战略转型等方面积极部署;工信部光伏产业座谈会释放的政策信号,更让其在技术研发与全球化布局中增添了破局信心。

在手订单充足,2025年出货目标70-75GW

在当前光伏产业链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天合光能目前在手订单充足,预计2025年组件出货目标为70-75GW。

谈及技术发展,天合光能认为光伏技术路线短期仍将以TOPCon为主,BC、HJT在特定细分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TOPCon之间是同代竞争,并非迭代关系。下一次光伏电池技术迭代,主要在于叠层电池的发展,目前天合正在积极进行研发和中试布局,同时在技术发展早期就做好专利保护的工作,打造技术壁垒,努力促进整个产业在下一个电池技术时代摆脱内卷式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整体战略方面,天合将继续发挥在品牌、渠道、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夯实组件业务基础,保持在各主要市场的头部位置,在量和盈亏之间做好平衡,并在利润相对好的市场,如欧洲、澳洲等区域保持更大的市占率;在巩固组件、支架、分布式发展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储能业务,打造新的增长动能;此外,加速从生产制造商向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整合软硬件产品、系统、服务及商业模式,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提供精准化、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淮安基地62GW硅片+电池项目最新进展

项目进展方面,天合光能淮安基地项目正压茬推进。目前,淮安基地50GW单晶硅片项目一期25GW单晶硅片项目竣工投产,二期一阶段倒班楼土建、装修结束,具备交付条件,二阶段厂房主体在建;年产12GW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生产和中试研究院项目一期工程土建竣工。

据了解,淮安基地项目是天合光能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的重大产业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超300亿元,主要生产包括光伏用单晶硅片、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和大功率光伏组件等,是一个集硅片、电池、组件一体化制造基地。

其中,淮安基地50GW单晶硅片项目于2023年7月20日签约,并于同年8月16日开工奠基。

随着这些项目的持续推进,天合光能在光伏领域的布局愈发完善。淮安基地不仅将成为天合光能的重要生产基地,还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这些项目的全面投产,天合光能将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光伏市场的竞争力,推动光伏行业的持续发展。

行业信心提振,供需再平衡或加速到来

进入2025年,光伏行业发展遭遇诸多挑战。市场供需失衡加剧,恶性竞争愈发激烈,产品价格一路走低,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此情况下,2025年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工信部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作为光伏企业代表受邀参加并做交流发言,高纪凡表示,在中央全力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关键时点,工信部座谈会给予光伏行业巨大信心。

天合光能工作人员表示,当前光伏行业有关协会一直有呼吁行业内企业进行产能规划,天合光能目前产能利用率保持在七八成左右,不过部分企业可能未必遵守协会的自律性安排,工信部此次会议后可能会有相关政策,从硅料等上游产业开始快速往下游传递,促使每个环节进行适当整合。

此外,还强调,尽管去年产能过剩导致行业内企业业绩集体承压,但需求端仍保持5%-10%的年增长,若过剩产能有效抑制,将对企业业绩修复有很大帮助。

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光伏行业有望加速实现供需再平衡,摆脱恶性竞争的困境。在这一变革进程中,具备品牌优势、全球渠道和技术壁垒的龙头企业有望率先突围,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窗口。

本文内容由集邦光储观察整理;如需转载或引用数据,请标明出处。

 
标签:光伏组件 , 天合光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