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创始项目的光环, Fuel Cell 2014 在今年持续登场。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一直是最受关注的课题,许多触媒生产、加湿器、重组器都纷纷提出更具经济效益的解决方案。车辆方面包括本田、丰田与日产也都在商品上市之前做好最后准备。台湾区也展示了各种优质的零部件与系统组件,提供国外客户更佳节省成本的选择。
▲智慧电网展览会场
燃料电池具有将发电与产热综合效率最佳化的功效,以目前家用燃料电池约0.75kWh的使用来看转换效率,较传统石化燃料节省37%的能源消耗,降低374g (-49%) 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日本更可以将多余电力卖回。然而受到白金等贵金属原料的影响,以及高温所产生的寿命问题,燃料电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因应各种天灾所产生的电力中断问题,本次许多系统也增加了不断电功能,让新款的燃料电池在不中断瓦斯供应的前提下,也具有紧急备用电源的功效。
1.国际区
本次燃料电池展最吸睛的,仍旧是日本汽车厂的发展动态,根据集邦科技在现场与相关人员的访谈,本田与丰田都将在2015年提出商品化的燃料电池乘用车,日产则预计在2017年提出,其中本田大致的车辆配置已底定,丰田则是仍未接漏太多关于燃料电池车的相关讯息,但已确定两家车厂都将自制车用燃料电池。此外本田也已在日本设置了三座与CIGS太阳能板以及市电结合的氢气充电站,所生产的最大氢气压力约35MPa,每日最多生产1.5kg,预料燃料电池车售价将与美国高档锂电池电动车相近。
▲本田展示即将量产之燃料电池车
Plansee与欧洲IKTS合作,提供欧洲生产的电池极片的连接底板(Interconnector),在目前三种常见的SOFC之中,供应难度最高的ESC系统,其反应工作温度达到了800~900度,透过Plansee的Interconnector,克服了系统内的高温所导致的零件劣化问题,使得电池使用寿命达到了四万小时(十年),现场也展示了30层800W的电池堆产品。
▲Kolon展示加湿器及其一体式应用
中国燃料电池也在近几年积极发展,与其他新能源相比燃料电池牵涉到较多基础科学的门槛限制,国内除了少数企业例如弗尔赛能源与新源动力稍具经验外,大多数供应链在中国仍未完备,大多是军用或者学术用途为主,但也因为国内供应链尚未成形,因此对于国外进口的燃料电池零组件采取较为开放态度。
北京浩运金能(Whole win)此次也参与展出,展示项目包括了高压储轻罐以及金属吸附罐。高压储轻罐约为300kg/m3,为气体形式储存。而金属吸附罐约为10kg/m3,其中的关键为稀土材料,同时在热管理也是一大挑战,为具有技术难度的储存装置。
▲浩运金能展示各类储轻装置
2.台湾地区
台湾碳能科技展示高散热碳材料(Synthetic Graphite Sheet),使用超过三千度的石墨化的高温热处力技术生产,热传导系数更可达到1.5W/mk,厚度可控制在25μm范围。因为具有面状散热而非穿透式散热,因此受到薄型化商品的青睐,目前依些市场主流智慧手机都采用此类材料来代替铜散热组件,其散热效率更可提高达四倍之多。
▲台湾碳能展示高散热碳材料
台湾板式热交换器厂高力展示了更新款式的重组器,可搭配PEMFC或者SOFC使用,本次展示的重组器透过触媒材料使用的精进,输出功率较过去1.5kW提高至2kW,体积则减少约1/3,高力所展示的新型重组器采用板式堆叠结构(已通过专利申请),不减可帮助反应器量产,更可进而降低制造成本,降低整体燃料电池系统的价格。本次也展示了自主开发的热交换器,具有热回收的功能,透过客制化的设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高力展示重组器与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