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光储观察获悉,7月以来,钙钛矿项目动态频传,仁烁钙钛矿光伏组件制造项目及晶澳研发中心钙钛矿项目已在相关网站备案公示,杭州众能光电200MW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线正式开工,正泰新能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备案,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钙钛矿产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
7月钙钛矿项目密集备案开工,产业化加速推进
7月9日,据山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信息,仁烁钙钛矿光伏组件制造项目备案完成,项目单位滕州财金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据悉,该项目将与滕州金晶的TCO产线深度对接,建成后将形成一条完整的“TCO玻璃+钙钛矿组件”光伏产业链。
7月6日,杭州众能光电钙钛矿光电半导体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将于本月(7月)开工。据悉该项目一期总投资约5亿元,规划建设200MW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线,预计10个月内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加速钙钛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进程。
7月2日,浙江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正泰新能申报的“新型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备案。据了解,该项目为改建项目,计划总投资3.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完整的叠层光伏技术解决方案,实现高效稳定的叠层电池制备。值得注意的是,该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仅用于企业内部研发,不涉及新增产值。
此外,7月1日,据江苏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信息,晶澳研发中心4号钙钛矿项目备案完成,部门区划江苏扬州市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体现了钙钛矿技术在光伏领域的巨大潜力,也预示着行业内部对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高度重视。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钙钛矿技术的产业化前景愈发广阔,或将为光伏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钙钛矿效率纪录再刷新,推动产业化进程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关注,主要源于其卓越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多样的应用潜力。
近年来,钙钛矿电池效率不断刷新纪录。据Martin Green、NREL相关数据,目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的世界最高纪录效率为34.85%(面积:1.005 c㎡),由隆基绿能(LONGi)创造;钙钛矿/钙钛矿叠层电池的世界最高纪录效率为30.1%(面积:0.0493 c㎡),由南京大学和仁烁光能(NanjingU/Renshine)保持;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世界最高纪录效率为24.2%(面积:1.045 c㎡),由德国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保持;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高认证效率达到27.3%(面积:0.1065 c㎡)由苏州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白马湖实验室保持。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钙钛矿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明显加速。
GW级产线规划:极电光能的全球首条GW级产线投产运行;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业基地在昆山投产;杭州纤纳、仁烁光能等企业正在筹备GW级产线建设。
中试线建设:协鑫光电、纤纳光电、极电光能、仁烁光能中试线投产;脉络能源、曜能科技、光晶能源、光因科技等企业百兆瓦级钙钛矿电池中试线也已陆续建成;多条30cm×30cm级及以上小试线建成或在建。
技术储备:隆基绿能、晶科能源、通威、正泰新能、天合光能、阿特斯等晶硅电池企业选择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路线,突破晶硅太阳电池的效率极限;脉络能源、仁烁光能、华碧光能、大正微纳MW级柔性钙钛矿电池产线建成或筹建。
巨头视角:隆基、天合、协鑫的“冷思考”与“热布局”
面对钙钛矿技术的崛起,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纷纷表达了各自的看法和战略布局,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对钙钛矿技术未来走向的判断。
隆基绿能:商用尚存不确定性,2030年或为关键窗口期
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的战略布局中,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钟宝申看来,“钙钛矿走向市场还有很多不确定性,2030年也许是个可能的时间节点”。隆基的研发团队会将叠层组件放置在屋顶电站上进行实际发电测试,深入研究其发电规律和长期可靠性,通过详实的实证数据来评估并确定应用场景和市场竞争力,之后才会审慎地投入规模量产。
天合光能:钙钛矿叠层将开启光伏新时代,中试线年内启动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指出,TOPCon、BC、HJT技术都在伯仲之间,争论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容易误导过度投资,未来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将引领行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并指出钙钛矿具体的产业化路线图:“今年我们将建设钙钛矿中试生产线,其产品效率将在原有晶体硅组件效率的基础上提升四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钙钛矿叠层电池的新时代已然来临。”倘若这一效率提升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将显著降低光伏发电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从而加速光伏替代传统能源的进程。
协鑫科技:“FBR颗粒硅+BC+钙钛矿”重构光伏价值链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对钙钛矿技术抱有极大的信心,他认为钙钛矿是光伏行业“颠覆性”的技术之一,未来有望大幅降低光伏发电成本。
朱共山提出“FBR颗粒硅+BC+钙钛矿”的黄金技术组合构想,在这一框架下,源头材料实现低能耗、低碳足迹;中间电池组件环节具备高效率、高溢价、高盈利能力;下游发电侧则具有低投资、低成本、低占地面积、高收益率的特点。这一全产业链价值重构的宏伟蓝图,充分展现了协鑫打造钙钛矿技术生态的坚定决心。
总体来看,隆基、天合、协鑫三家光伏企业对钙钛矿技术的态度虽然各有侧重,但都认同其作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巨大潜力。隆基相对谨慎,聚焦叠层技术和长期研发;天合积极布局,注重产业协同和多元化应用;而协鑫则激进先行,力求快速推进产业化。这种差异化的战略也反映出钙钛矿技术发展仍处于从研发到商业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未来市场格局的演变值得持续关注。
本文内容由集邦光储观察整理,如需转载或引用数据,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