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携手诺贝尔奖得主,SK On成功开发新型聚合物电解质
2024-06-19

据BusinessKorea报道,SK On与德克萨斯州大学研究团队合作,成功开发了一种可在室温下运行的锂金属电池聚合物电解质SIPE(单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

这一团队最初由约翰··古迪纳夫(John B.Goodenough)教授领导,目前由他的弟子阿鲁穆甘·曼蒂拉姆教授领导。

约翰··古迪纳夫教授因其在锂离子电池技术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他在97岁高龄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最年长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即使在他去年六月去世后,他的开创性贡献仍然在该领域产生影响。

而SK On是韩国电池三巨头之一,成立于2021年10月1日,是韩国SK集团旗下公司SK Innovation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提供从电池、组件、BMS、电池Pack的研发到技术支持,以及所有与汽车电池相关的产品事业组合。

SK On自202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联合开发固态电解质,以推动锂金属电池技术。双方联合开发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ingle-ion conducting polymer electrolyte,SIPE),成功解决了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电导率低的长期问题。

相比现有的聚合物电解质,SIPE将室温离子电导率提高了约10倍(达到1.1x10^-4S/cm),将锂离子迁移率从0.2提升到0.92,几乎提高了五倍。

在实验中,使用SIPE的电池在高速充放电(2C)时保持了77%的放电容量,这比低速充放电(0.1C)时表现出更好的性能。这一进展尤为重要,因为高速充电和放电对实际应用至关重要,但由于离子电导率低,长期以来一直是固态电池面临的挑战。

此外,SIPE具有高机械耐久性,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且具备出色的热稳定性,可在250°C以上的温度下运行。

聚合物电解质由于成本低廉且易于制造,作为下一代固态电池材料备受关注。然而,其发展却受到离子电导率低和需要高工作温度(70-80°C)的限制。SIPE的成功开发增强了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稳定性,有效抑制了枝晶的形成,从而避免了短路和电池故障。

SK On预计,将SIPE应用于下一代复合固态电池将提升其充电速度和低温性能。这一发展预计将加速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进而提升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产品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的性能。

据悉,SK On正在开发两种类型的全固态电池:聚合物-氧化物复合材料和硫化物电池。目标是分别在2025年和2026年生产试点原型,并在2028年和2029年生产商业原型。该公司位于韩国大田的电池研究所目前正在建设基于硫化物的下一代电池试验工厂,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完工。

来源:集邦固态电池编译

 
标签:锂电池材料 , 锂离子电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