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南宁市加快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文件提出,力争2024年,电池制造产能达到75GWh以上,其中储能电池50GWh,动力电池25GWh,电池和材料产值1000亿元以上。2025年,年产电池150GWh以上,其中储能电池100GWh,动力电池50GWh,电池和材料产值2400亿元以上。2030年,年产电池300GWh以上,其中储能电池200GWh,动力电池100GWh,电池和材料产值5000亿元以上,电池出口达到140GWh以上;坚持磷酸铁锂、三元及新体系电池多技术路线并举;全面融入中国—东盟风光储一体化协同制造产业链,建成全国重要的电池及系统生产和出口基地。
推进新型储能项目示范应用。积极布局建设集中式独立储能电站,发展用户侧、电网侧配置新型储能,大力拓展新能源电池若干应用场景,对装机容量5万千瓦/1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集中式新型储能电站,且经认定使用本市产电池产品达到一定比例的,按并网放电量或接受统一调度调峰容量,给予运营奖励。在重点区域统筹布局一批集中共享储能项目,力争申报列入全区示范项目。探索试点建设大型新型储能调峰电站。
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通过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资源,合理配置各类储能,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鼓励以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式开展内部联合调度。在工业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地区,支新能源及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建设和就近消纳,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建设,重点打造六景工业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
探索推进虚拟电厂建设。结合区域分布式储能布局,推动建设智能控制终端和能量管理系统,充分挖掘储能、充电桩、光伏、基站等分布式资源调节潜力,实现终端设备用能在线监测、智能互动。探索开展虚拟电厂建设试点,促进源网荷储高效互动。
来源:储能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