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储能是现代化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06-04   | 编辑:faye   |    757 浏览人次

5月30日,由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主办的2019城市能源论坛——用户侧储能投资与发展高级研讨会在苏州工业园区召开。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苏州供电公司、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的专家以及相关工业企业、储能集成商的代表,就用户侧储能的应用场景、投资案例和政策需求进行了交流研讨。

储能是现代化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新能源大量接入给发电侧带来了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其安全稳定运行和有效消纳问题急需解决。储能技术可以促进多能互补、缓解用能峰谷差,有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优质化的开发及应用,是解决新能源并网的关键性措施,也是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巨大。

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电动汽车和储能分会会长王志轩在论坛开幕词中提出一个观点:“电力需求侧管理将逐步过渡到需求响应阶段,再过渡到供需耦合的阶段。”在供需耦合阶段,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成为电力、电量的主体,且与核电、大型水电、气电、煤电、分布式电源、储能共同构成多元化的新型电力系统。他同时强调,用户侧储能对于工商业用能成本的降低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储能技术快速发展,储能单元成本下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多用于削峰填谷、需量电费管理、动态增容、需求响应等方面,且优势不断显现。

无锡星洲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二观说:“对园区来说,通过建设储能电站,可以赚取峰谷差价,提高园区电网经济效益;可以削峰填谷,降低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还能提高园区电网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参与需求侧响应,提高电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江苏苏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钱科军介绍了一组储能项目应用的相关数据。截至2018年9月,江苏省已建成用户侧储能电站42座。从应用领域来看,这些电站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削峰填谷、新能源消纳和微电网组网及科技项目等。其中削峰填谷项目总容量达3.7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88.1%。

钱科军说,除去之前相关政府部门下发的文件,目前,《江苏省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细则》正在修订,响应分类中除约定需求响应、实时需求响应外,新增源网荷友好互动响应,对应补贴正在编制中。

对于储能行业的长远发展,王志轩提出,储能行业发展还要坚持系统价值导向。他说:“能源电力转型的价值是系统价值不是单一价值。这个系统价值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全局加以考虑,这就是现代化能源系统的目标要求,也是能源革命的目的。”

储能在综合能源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用户侧储能是电力系统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顺应了以低碳化为目标、以电力为核心的能源电力转型趋势。

北控智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唐焕集表示,目前,供电正从传统相对高损耗、不经济的集中式供电转化成低损耗、更经济的分布式供电。“分布式供电+储能增强了用户侧供能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并可以通过优化调控,形成多能互补的微电网模式,进一步提高系统能效,降低用能成本。最终,通过微电网集群化管理,可实现与大电网的电力与能源交易。”他说。

论坛上,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园区能源转型的一个案例,相关数据和应用技术被多方引用。苏州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内有分布式天然气、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热网互联等基础工程,以及能源互联网区域平台、电网示范工程、智慧能源试点应用等重点工程,共计40个子项目,涉及到政府、供应商、业主和用户。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委员会转型促进处处长张敏高说:“园区建设需要在技术、市场、政策多重因素下,均衡各方利益下实现健康化、生态化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绿创空间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认为,储能在综合能源服务中有缓冲、调节、稳定的功能,是广域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互补、提高能源应用的灵活性和终端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钱科军说,苏州供电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环金鸡湖区域率先开展了用户储能和电动汽车双向充放电示范,并通过研制客户侧储能即插即用装置和互联网化的储能云平台,构建适合普通客户的灵活互动的智能用电新模式。他说:“基于能量信息化与互联网化技术,可以实现灵活管理与调控能量,使供电与负荷在客户侧无缝融合,自由切换。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客户侧能源服务新模式,发挥分布式储能的聚合效应,为建设更具弹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的智能电网提供支持。”

文章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储能系统 , 储能项目 , 分布式储能 , 用户侧储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