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解析
2018-08-17   | 编辑:faye   |    580 浏览人次

2017年光伏产业产销量大幅增长

2017年光伏中下游产品产能扩张明显,产量增长强势。根据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多晶硅产量约17万吨,同比增长17%,硅片产量62GW,同比增长44%,电池片产量51GW,同比增长50%,组件产量53GW,同比增长43%。应用端表现也非常亮眼,据统计,份我国新增装机约44.8GW,同比增长近60%。截止到10月份,我国的累计装机已经突破120GW大关,不管是新增还是累计,都成为全球第一的光伏装机国家。

分布式电站成为增长主力

分布式市场空间巨大。对比德国日本的分布式建设情况,保守估计我国的分布式市场空间还有150GW左右。认为十三五期间光伏装机增速放缓只局限于地面式电站,分布式电站在十三五期间的增速依然值得期待,国内分布式光伏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

1、海外市场空间大

从硅片产品来看,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从电池片产品来看,市场主要集中在印度、巴西、韩国等国家;从组件产品来看,东南亚、中东和南美市场逐步扩大,而欧美成熟市场则趋于稳定。其中,印度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和我国最大的光伏产品出口国,2022年目标,累计装机量为100GW非洲人口全球占比15%,约有6亿人仍未通电,对电力等基础设施需求强烈。南非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发展,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发电量占发电总量42%的目标。摩洛哥政府已经制定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发电装机容量50%目标。

2、出口量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金额总量为8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0.06%。其中硅片18.4亿美元,电池片5.8亿美元,组件63.8亿美元。与之相反,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量却同比增加,其中硅片27.8亿片,同比增加23.4%,电池片2.8GW同比增加39.1%,组件18.8GW,同比增加33.6%。造成出口额和出口量反向变动的原因是因为光伏产品的价格较去年降幅较大。

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竞争力强劲

2017年光伏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光伏产品的世界纪录不断被打破。日本Kaneka公司研发的HBC电池达到26.3%,比之前的记录提高了0.7%。德国弗朗霍夫利用Topcon技术研制的N型多晶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1.9%;天合光能研发大面积6英寸全背电极太阳电池(IBC)效率达到24.13%;斯坦福研究组钙钛矿-硅基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3.6%;晶科研发的P型多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2.03%。

技术进步是光伏成本下降驱动力之一。过去5年,各环节成本均下降近一半,与之对应的组件、系统、逆变器分别下降了90%、88.3%、91.5%。组件今年的降价幅度也超过了20%,系统的投资成本也下降到5元/瓦的水平。此外,从各环节公司的毛利来看,除了组件之外,其他的硅料、硅片、电站及辅材的毛利都较高,产品价格的下降空间还很大。

文章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标签:分布式光伏 , 多晶硅 , 硅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