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iPV Tracker为利基 Big Sun推动太阳能整合服务
2016-02-25

台湾太阳能厂商BIG SUN太阳光电集团自行研发追日系统iPV Tracker,历经三年时间发展成熟,已打开国际市场。iPV Tracker整体发电功效较传统固定式系统高三至四成,且系统妥善率高达99.9%,将是地狭人稠的台湾推广太阳能、迈向非核家园的一大关键产品。

1.8座核四的发电量

太阳光电集团在2月24日举办“iPV Tracker‘成‧熟’媒体采访会”。集团董事长罗家庆介绍,iPV Tracker以钢索与钢材形成坚固的钢构结构,是全球首支可360度旋转的双轴追日系统。同时,iPV Tracker经过全球超过2,500支产品的运作检验,妥善率高达99.9%,比一般双轴系统的96%更高。

iPV Tracker有高抗风、避遮荫、避沙尘、避积雪四种模式,能适应全球各地气候。特别是在台湾,iPV Tracker具有抗17级风的稳定结构,即使面临台风侵袭,也能维持结构完整,相对减少运维需求、保证成本效益。

台湾新政府喊出2025年安装20GW太阳光电系统的目标,罗家庆对此表示,iPV Tracker的装置成本虽较固定式组件高8~15%,但平均年发电量多了30~50%,整体度电成本将可降低13%。若20GW的太阳能系统全数采用iPV Tracker,则太阳能年发电量可高达355亿度,相当于1.8座核四。相较之下,若采用固定式系统,20GW的年发电量仅约264亿度,相当于1.3座核四。

罗家庆强调:“在同样的发电量下,采用iPV Tracker所需土地将减少15%,系统设置量也可减少26%。”这样的特色,使iPV Tracker成为寸土寸金的台湾发展太阳能的一大关键产品。罗家庆同时也呼吁政府比照中国大陆的“领跑者计划”,透过政策来加速台湾进入高效市场,创造更具价值、更稳定的太阳能供电环境。

2019年目标1GW

iPV Tracker的结构虽然精简但却坚固,代表“追日系统”此类产品的一大里程碑。从2012年正式问世开始,太阳光电集团持续在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优化,成本已降低将近五成,价格竞争力更高。

目前,iPV Tracker在全球已获得55件专利,足迹遍及日本、台湾、中国、欧洲,已获得美国国际大厂的合作询问,更与中国一线大厂签下接近1GW的合作备忘录。而更加庞大的订单量也进一步压低iPV Tracker的成本,市场竞争力还能提高。

罗家庆表示,iPV Tracker在日本与台湾已经是追日系统市占率冠军。太阳光电集团拥有技术与服务,提供产品不受任何产能与地区限制。公司目标在2019年装设1GW的iPV Tracker,至少可带来新台币100亿元产值。

终极目标:24小时全日供电

太阳光电集团以iPV Tracker为轴心,已展开整合服务事业。集团在去年推出iPVita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透过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收集、控制远端的iPV Tracker发电厂,进行有效的即时监控与管理。未来还将进一步结合运维、高效产品以及能源储存等领域,目标是打造24小时全日高品质的太阳能供电。

罗家庆指出,透过经济实惠又高效率的iPVita,太阳光电集团目标在今年将台湾案场管理量提高到200MW,等同宣示进入监控运维市场。集团也希望推广太阳能的异业结合,整合农/渔/牧、交通、观光等多样化的产业,创造更全面的新能源社会。

 
标签:太阳能发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