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对三季度业绩进行了说明。
1-9月,三峡新能源新增获取核准/备案项目容量超460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超200万千瓦,海上风电30万千瓦,光伏约200万千瓦,独立储能30万千瓦。
截至10月末,三峡新能源在建装机规模超2000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伏在建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比例约为3:2:5。力争2025年并网装机规模500万千瓦,预计四季度并网超200万千瓦。
针对储能项目投资等问题,三峡新能源回复:
三峡新能源通过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等形式已并网新型储能规模超过270万千瓦(2.7GW),技术路线涵盖锂电池、钒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型式,在储能方面具备较丰富的开发经验和技术储备。
目前各地区在储能方面市场规则有所不同且政策变化较快,公司将紧密跟踪各地市场对新型储能尤其是配套储能的准入要求和运用情况,根据市场运行特点,合理确定储能配置原则,制定项目参与电力市场的运营策略,响应电能量、辅助服务等市场价格信号,提升电站整体收益水平。
对于内蒙库布齐、南疆若羌两个千万千瓦级大基地项目的进展,三峡新能源表示:
库布齐基地:煤电项目主体工程已开工建设,4台机组主厂房基础全面开始浇筑;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投产,其余600万千瓦光伏、40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完成主要标段招标,正在开展施工准备工作;基地外送通道(蒙西至京津冀特高压直流工程)已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
南疆若羌基地:煤电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已启动;基地新能源项目正在推进手续办理、现场准备及实证基地建设等工作。
两个基地初步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建成并网,基地电源项目建设将与外送通道建设进展协同适配,实现基地新能源、煤电和外送通道“三位一体”同步建成投运。
另外,针对海上风电,三峡新能源表示公司始终坚持“海上风电引领者”的战略定位,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在沿海7个省市、自治区储备的海上风电资源总量超900万千瓦,年度新增建设指标规模超150万千瓦。
今年10月,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风力发电等增值税政策的公告》,明确了自2025年11月1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针对增量项目,政策调整后陆上风电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全投资收益率都存在小幅度下降,整体上陆上风电降幅略大于海上风电。针对存量项目,根据运营年限的不同,较增量项目的全投资收益率税后降幅较少。
2025年,三峡新能源海风、陆风、光伏项目单位千瓦投资分别约8800~10200元、4000~5500元、3000~3700元。较2024年项目价格水平下浮率分别约19%、4%、持平。
2025年第三季度,三峡新能源陆风利用小时数411小时,海风利用小时数436小时,太阳能利用小时数305小时,受消纳影响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前三季度各地区消纳形势不一,新能源装机占比较高、网架结构薄弱地区相对消纳矛盾突出。
来源:储能与电力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