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超180亿,6大储能电池项目签约、投产
2025-07-15

在双碳目标的带动下,储能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拼图,近期迎来一波产能签约落地高峰。

集邦光储观察梳理发现,短短10天内(7月6日-13日),6大储能电池项目集中签约或推进投产,总投资超180亿元,涵盖锂电、钠离子电池等多元技术路线。

当前,电池产业发展正驶入加速车道。从签约项目来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局正朝着多元化、全面化的方向迈进。在投产项目方面,诸多项目快速推进至落地生产阶段,进一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随着这些项目的持续推进以及更多新项目的落地,电池产业有望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

近期签约电池项目

总投资2亿,2GWh储能电池生产线签约

据榆林经开区发布消息,7月12日至13日,榆林经开区与5家企业完成签约,签约金额147亿元,其中包括2GWh储能电池生产线项目。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由陕西环保产业集团投资建设。

项目采用大容量磷酸铁锂单体电池工艺技术,生产制造全球领先的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及标准化储能系统、移储超充车等产品。该项目的建设将有效促进储能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填补榆林经开区在储能电池制造环节的空白。

总投资14亿,钠离子电池生产研发基地项目签约

据佳木斯政务消息,7月8日,紫辰星与佳木斯市政府举行钠离子电池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合作洽谈会,并现场签订项目投资协议。双方将在钠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储能应用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钠离子电池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是佳木斯市市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实践,项目计划建立钠离子电芯生产制造中心,辅助项目建立钠电(兼锂电)储能系统集成、钠电(兼锂电)农用机械动力系统集成、核心电控系统(BMS/PCS),并建设钠电工程实验室,总投资约14.39亿元,预计2026年试投产,项目达产后年营业收入预计25亿。

总投资90亿,30GWh电池项目签约

7月7日,兰州新区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成功签约。据悉,该项目估算总投资90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每期产能10GWh,最终形成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该项目”由安徽国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科能源”)投资建设。目前已经在安徽滁州、安庆以及南京江北新区布局三大电池生产基地。总投资21亿,5GWh钠电项目签约

7月6日,2025兰州高质量发展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兰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成功举行。此次签约的3个项目涵盖新能源、高端制造及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其中上海经证实业集团投资21亿元的5GWh储能及动力钠离子电池项目,将有力推动甘肃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即将投产的电池项目

总投资22亿,新型锂电池产业园一期项目冲刺投产

据甘肃临泽发布消息,近日,上谷智造年产6GWh新型锂电池产业园一期项目目前完成整个施工量的60%,预计今年8月底,4号厂房和9号厂房投入使用。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占地约175亩,一期规划建设3GWh新型锂电池电芯和3GWh锂电池总成生产线各一条。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2亿元,提供约600个就业岗位,创造税收6400万元。

30.7亿,10GWh储能项目即将投产

日前,盐城经开区发布称,埃克森10GWh储能电池项目已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正在加快进行综合楼外立面玻璃幕墙建设,预计12月底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该项目由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30.7亿元,新建厂房约10万平方米,可形成年产10GWh大容量储能电池及配套系统集成产能,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生产总值超60亿元。

总结

从六大项目的布局来看,三大趋势尤为显著:

一是技术路线多元协同,锂电与钠电并行推进,既巩固锂电在储能领域的成熟优势,也加速钠电在低成本、高安全场景的商业化验证。

二是投资向中西部新能源基地倾斜,甘肃(兰州、临泽)、黑龙江、陕西、江苏盐城等区域成为布局重点,与当地风光资源富集、电价优势显著的特点高度契合,推动源储一体化落地。

三是“产研结合”特征突出,签约项目中4个配套研发中心或实验室,投产项目聚焦“新型锂电”“大容量储能”等技术升级,体现行业从扩产能向提技术的进阶。

综合来看,快速新增的产能将促使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电池产品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具备更高的性价比,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还是在消费电子等领域,都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这一系列积极变化,也将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本文内容由集邦光储观察整理;如需转载或引用数据,请标明出处。

 
标签:储能项目 , 电池储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