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来,固态电池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迎来显著发展,尤其在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国家,相关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随着各大公司和研究机构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
在项目进展方面,国内多个大型固态电池项目近期捷报频传。近日,道克特斯固态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武汉未来院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均取得新进展。
道克特斯固态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
2月9日,在安徽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聚力产业升级强化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12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总投资约129亿元,其中包括道克特斯(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态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据介绍,道克特斯(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态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分两期建设,主要建设年产200MWh全自动固态电池量产示范线及5GWh固态电池生产线,主要产品为固态电池,项目建成达产后预期年产值50亿元、年税收2.5亿元。
资料显示,道克特斯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圆柱型固态锂电池的研发与制造。公司汇聚了来自美国、日本等地的跨学科专家,推动46系列固态/半固态电池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道克特斯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长三角及华东地区建设新厂,目标产能超过5GWh。
公司采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无机锂盐配位化合物体系,准固态电池在高温下表现优异,液态含量低于5%,并且可在60℃-100℃条件下正常充放电。
2024年1月,道克特斯与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合作,完成高安全固态电池技术成果转化,涵盖了固态电池制造的核心工艺。道克特斯已完成100MWh研发产线的建设,并结合中央研究院的技术实现了量产。公司1GWh准固态电池生产线于2024年10月开始向客户批量供货。
武汉未来院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冲刺商业化
根据湖北日报报道,2月11日上午,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的未来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正在进行固态电池的制浆和涂布作业。自2023年12月点火以来,项目已顺利完成中试孵化,多个不同规格的固态电池已成功下线,并获得8项国家认证,预计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项目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郭新教授表示,首款车规级固态电池将在下半年正式下线并启动上车验证。郭新教授团队历时25年,成功研发出聚合物基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450Wh/kg,较传统液态锂电池提高一倍以上。
为加速产业化,郭新教授团队于2022年9月入驻中试基地,并于2023年7月开始搭建生产线,12月正式启动。团队研发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去年通过了3C认证,并已获得一些意向订单,预计今年开始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
此外,随着电动化浪潮的推动,全球车企加大固态电池研发投入,郭新教授团队计划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突破,预计首款车规级固态电池将在今年年内下线,具有320Wh/kg的能量密度和1000公里的续航能力,且支持10分钟快速充电。
团队成立的固态离子能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已完成第二轮4000万元融资,今年计划增加一条中试生产线,并建设电池测试实验室,以解决产业化中的瓶颈,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来源:集邦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