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固态电池领域捷报频传,多家企业相继发布新进展,为行业带来了积极的信号。
据“重庆两江新区”报道,太蓝新能源正在推进重庆生产制造基地二期项目。该项目的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有序进行附属工程的施工阶段,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投产。项目一旦达产,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
重庆、安徽、北京等基地建设快步前行
太蓝新能源是由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的锂电池研发专家团队,也是国内资深产业化团队联合创办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同时在重庆两江新区和安徽淮南设有基地。
太蓝新能源在重庆的布局可追溯至2022年,其在两江新区启动了国内首条半固态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达0.2GWh。一期工厂推出了半固态软包电池、方形铝壳电池和小动力PACK,服务高端两轮车及电动摩托市场,产品已交付客户。
太蓝新能源重庆生产制造基地一期工厂
2023年,太蓝新能源进一步发展,启动了总投资10亿元的二期项目,规划产能2GWh,重点扩展乘用车动力电池生产,同时考虑小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等多种应用需求。随着二期项目的完工,太蓝新能源在重庆的生产能力有望得到提升。
在重庆基地建设的同时,太蓝新能源安徽淮南基地也在快速推进。该基地自2022年启动,计划总产能10GWh,总投资70亿元。一期规划产能3GWh,瞄准高端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二期规划产能7Wh,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司继重庆后的第二大锂电产业园区。
另外,太蓝新能源还在北京、广东等地布局研发、生产基地。北京研发基地自2019年起便着手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目前正积极准备全固态电池的试产线。
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三步走”战略
产业基地建设是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设施,还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依托这些基地,太蓝新能源得以实施“三步走”战略,即从半固态电池起步,逐步过渡到准固态,最终实现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
从太蓝新能源现有的产品体系来看,第一代半固态电池液态电解质含量为5%-10%;第二代准固态电池将降至5%以下;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则实现液态电解质含量为0%。
但现阶段全固态电池要实现商业化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目前全固态电池尚未实现大规模生产,面临着电解质材料批量制备、界面稳定性和副反应等技术挑战。此外,电芯制备工艺和生产设备方面也需攻克部分技术难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太蓝新能源通过系统的材料创新和工艺创新,已经掌握了电解质超薄膜制备技术、界面柔化技术等核心技术,并积极完成多种材料和多种型号的半固态以及全固态电池技术储备。
在技术的持续推动下,今年太蓝新能源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包括发布业界首款4C超快充半固态方形铝壳电池,研发出世界首块车规级固态锂金属电池等。
据悉,该车规级固态锂金属电池具有120Ah容量和720Wh/kg能量密度,采用了高容量、长循环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以及超宽、超薄的复合锂金属基负极材料,具备高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特性,同时搭载了太蓝新能源独有的高性能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有效解决了固-固界面阻抗问题。
此外,太蓝新能源还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已与多家知名高校、院所等单位建立联合研发,共同推进固态电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落地。
资本方面的支持也为公司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太蓝新能源已完成数亿元pre-B轮融资,相关资金将用于公司新工厂的扩产建设、技术储备项目的持续开发、人才建设和产品上量等,进一步加速其在全固态锂电池领域的市场部署,提升竞争力。
产业化项目进展不断,固态电池的春天何时来?
今年上半年以来,固态电池项目的进展持续刷新,除了太蓝新能源之外,赣锋锂电、辉能科技、清陶能源等企业也在积极推进相关技术和项目。
赣锋锂电国内最大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已经交付固态电池超过1000台,清陶能源台州固态电池项目一期即将投产,而辉能科技也落地了全球首家千兆级固态锂陶瓷电池工厂,此外,恩力动力、欣界能源、上海洗霸、力神电池等多家企业的项目也有新进展。
种种迹象表明,固态电池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之中。
总的来说,尽管全固态电池技术目前尚未完全成熟,面临产业链成本高昂等挑战,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量产和广泛应用,但随着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障碍将逐步被克服。
来源:集邦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