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中国储能产业链出海热度为何只增不减?
2024-04-12

2023年,供给端价格战、竞争格局分散、需求端依赖政策强制的持续性等问题,成为了国内储能市场参与者最主要的担忧,众多企业也纷纷加速出海布局进度。

“出海”热度为何只增不减?在国内市场面临瓶颈时,“走出去”就成了大厂们的重要布局。本文集邦储能将以美国储能市场为例,为大家介绍中国储能产业链的“出海弹性”。

中国锂电供应链优势突出

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锂电供应链优势尤为突出。中国在锂电产业链中具备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电芯的完整产业链

从美国方面来看,美国本土电池供给不足,其储能系统长期需要全球供应链的供给。随着当地需求的快速提升,美国也成为了电池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IRA法案发布以来,全球诸多电池企业纷纷加大了美国本土电池新产能建设。但是,日韩企业以三元电池技术为主,在美规划或已投产的锂电池厂大部分都是生产三元动力电池。在有限供给逐步释放的情况下,美国电池厂商将更多配套下游动力电池客户。

前文说到,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但由于中国供应链优势和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国储能系统平均价格也低于欧洲和美国水平。因此在美国电池产能短期难以扩产的情况下,考虑美国补贴政策和交通运输费用,中国储能系统产品在美国仍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Wood Mackenzie预计,当前美国储能电池专用产能规划不足,难以满足美国储能电池需求。除此之外,相较于IRA法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需要满足关键矿物本土化和电池组件本土化要求,IRA法案暂未提出对储能系统供应链的要求。所以,短期内美国以磷酸铁锂为主的储能系统将更多依靠全球供应链体系支撑,尤其是来自中国磷酸铁锂电池的供应。

中国电池厂商主导全球储能电池出货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仍以国内电池厂商为主导。

2024年3月11日,国际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2023年全球电池出货量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的出货量达185GWh,其中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均为中国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

图:2023年储能市场需求规模

从区域市场来看,2023年全球储能市场依然以中国、北美和欧洲市场为主。2023年,北美和欧洲市场储能电池需求分别为55GWh、23GWh,市占分别为30%、12%;中国市场储能电池需求达84GWh,市占达45%。

当前,储能系统尚不受到IRA法案中“敏感外国实体(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FEOC)”相关政策的制约,美国市场尚未限制从中国进口储能电池,进而仍未改变中国储能电池制造商在美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美国电化学储能市场景气度仍在持续攀升,而中国锂电产业链在全球具有较好的规模及技术优势,产业链中价值占比高和技术水平高的环节将明显受益

储能系统方面,根据CNESA的数据来看,2023年全球市场中,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中国企业,依次为: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南都电源、远景能源。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正加速开拓海外市场,力求覆盖多场景,在全球多个海外市场完善布局。

图: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3年度全球市场出货量Top10

随着供给产能的持续增长,我国储能企业也纷纷把目光放向了海外市场。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地区的新能源产业也处于快速发展进程中,因此海外市场的需求增长空间也无可限量。

此外,我国电池企业在技术、产能、规模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产业链协同和成本优势也是中国企业的重要法宝,相关企业也将积极推进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前瞻性布局,国际市场竞争力日渐增强。

未来,中、美、欧仍是全球储能最主要的区域市场,新技术的落地、成本优势的展现、产品应用场景的适配、海外市场的布局拓展,这种种优势正加速为中国储能企业构建起坚固的“护城河”。

来源:集邦储能

 
标签:储能企业 , 储能项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