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加速“内卷”!德方纳米再投80亿扩产磷酸盐系正极材料
2023-10-08

近两年,磷酸铁锂电池发展如火如荼,但随着各大生产项目纷纷投产,正极材料产能过剩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尽管市场情况如此,不少厂商仍然决定大举扩产。

德方纳米再抛80亿元扩产计划

9月28日,德方纳米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计划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投建“年产50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人民币80亿元。

根据公告,该项目将落户于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计划用地约1000亩。不过,具体的建设位置和土地面积还将根据实地勘测结果进行确定。

德方纳米表示,本次对外投资是为了满足公司对自身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建设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快速抢占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市场,满足下游客户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巩固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

集邦锂电梳理发现,德方纳米主要涉足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2019年,德方纳米在创业板上市,并计划使用募集资金2.37亿元在佛山投资“年产1.5万吨纳米磷酸铁锂项目”,该项目后将实施地点变更为曲靖。

至今,德方纳米在曲靖已经连续推进了十余个项目的建设,总投资超200亿元,此外,在成都和宜宾也有布局项目。截至2022年底,德方纳米的磷酸铁锂产能已达26.5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为11万吨/年。

磷酸铁锂产能将过剩?厂商为何依旧疯狂扩产

值得一提的是,德方纳米并非唯一看好磷酸铁锂前景的企业。今年以来,众多企业纷纷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资。龙蟠科技、湖南裕能、三星SDI、长远锂科、创普斯、中创新航、天赐材料、昊朔科技、丰元股份、天力锂能等都已开展相关项目。

9月,长远锂科表示其年产6万吨的磷酸铁锂项目已经开始部分投产,预计今年会全面完成。创普斯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开工,总投资96亿元。中创新航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环评批复进行了公示。天赐材料拟以自筹资金对控股子公司宜昌天赐的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二期)追加投资2.72亿元。

8月,龙蟠科技年产5万吨的磷酸铁锂项目和5万吨的磷酸铁项目投产,以及拟建设“8万吨磷酸铁前驱体项目”,总投资额为5亿元。湖南裕能拟募资不超65亿元,加码磷酸铁项目等。同月,三星集团旗下电池制造商三星SDI宣布将在其蔚山工厂建设韩国首条磷酸铁锂(LFP)电池生产线。

7月,昊朔科技新能源产业园在湖北十堰完成并投产,总投资为31.5亿元,预计年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20万吨。丰元股份则计划筹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多个项目,其中包括年产10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同时,龙蟠科技在印尼开展年产3万吨的磷酸铁锂项目,而四川协鑫年产36万吨磷酸铁锂储能材料项目在眉州开始投产。

5月,天力锂能在四川雅安的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为4.17亿元。同月,江西灿辉新能源的二期项目开工,计划投资10亿元,目标是新建年产2亿颗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生产线。

4月,湖南裕能计划投资约80亿元,拟建设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二期项目。3月,德方纳米拟在云南会泽县建设“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

此刻,磷酸铁锂的产业链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参与者,从传统的磷酸铁锂材料厂商,到三元材料、前驱体企业,乃至其他的化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但仍有许多企业选择扩大产能,这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是,市场与技术预期,大部分厂商对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相信磷酸铁锂的需求会持续上升。此外,技术的迭代和升级也使得一些厂商持续投资,希望通过创新获得市场的领先地位。

二是,经济与策略因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此外,政府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也吸引了企业加大投资。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企业扩产也可作为一种市场策略,通过规模优势对抗竞争对手。

三是,企业长远考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扩产的目标是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确保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力。同时,考虑到原材料价格的未来变化,企业也试图通过扩产锁定当前的成本优势。这些都体现了企业基于长远战略考虑所作的扩产决策。

但总体上,磷酸铁锂市场已进入高度竞争阶段。企业不仅要关注规模扩张,更需要有核心技术和明智的市场策略,确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未来的布局,企业应更为审慎,考虑供需平衡、技术创新和外部环境风险。

来源:集邦锂电

 
标签:正极材料 , 磷酸铁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