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国家正在开展储能试点示范 业内呼吁尽快明确储能主体地位
2020-09-08

记者在近日举办的“第九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采访发现,政府、专家、企业均看好我国储能行业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市场参与热度逐年提高”“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储能成本正快速下降”。

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技术经济性、应用安全性、市场化运营机制等一系列瓶颈。在业内人士看来,储能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明确发展规模目标和技术路线、进一步健全技术标准体系。

储能应用热点切换频繁

近年来,我国储能产业飞速发展。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2.7GW,占全球比重达17.6%。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831MW,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3.9%。“尽管今年遭遇疫情,但我们对中国储能已进入‘春天’的判断没有变。”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表示,过去一年,储能经历了政策变化和新冠疫情,储能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些起伏,但从全局、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中国储能快速发展的总体形势没有变,储能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没有变,储能行业长远发展的良好趋势没有变。

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储能行业发展不断呈现多元化的新趋势,特别是电网侧储能爆发后,不同路线的技术产品层出不穷,锂电池、液流电池、钠基电池、压缩空气、储热、飞轮多条技术路线均取得新突破。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表示,多种储能技术正在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应用于可再生能源消纳、分布式电力系统和微网、电力辅助服务以及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能源互联网等,可以遍布能源和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各个环节,在技术上和经济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行业发展特征看,我国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场参与热度逐年提高,应用热点切换频繁,从用户侧储能应用到电网侧储能爆发,再到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成为发展趋势,储能技术在各领域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史玉波表示。

新能源+储能是大势所趋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储能模式是大势所趋,新能源+储能更合适从战略宏观角度考虑两者融合。尤其是过去一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科技部以及十余个省、地区出台了鼓励储能的相关政策,让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的趋势更加明显。

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绿能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凌看来,随着新能源占比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高,其本身具有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势必需要大量的可调节资源配套,而储能是一种非常好的协调发电和负荷之间时空不匹配的手段。“储能的未来是光明的,但发展也需要政策的支持,而不是盲目的推进新能源+储能模式。”

“储能发展十多年,仍未有商业化模式。”浙江南都能源互联网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贤章对记者表示,“未来一定要搞清楚储能到底为谁服务,谁来买单更合理,不能单纯的把储能定位给电网或新能源。”

北京双登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张东升向记者预测,新能源+储能必然是一种趋势,在“十四五”时期储能会被放大,如何发挥储能的优势需要重点研究。

与上述观点不太一样,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新宇对新能源+储能持谨慎态度。“新能源+储能不是主动需求,而是迫于压力。”他对记者直言,在目前商业模式模糊的当下,电网不会盲目投资,而当储能支持政策落地后,电网侧储能仍将是主导。”

国家启动储能试点示范

储能行业到底如何发展?受访者普遍认为,现在储能技术得到了认可,更得到规模化应用,但是储能行业缺少“身份证”,目前不管基于哪一端,储能的主体地位没有被明确。“建议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围绕能源结构调整,尽快明确储能身份。”吴贤章对记者说。

“储能行业要加强统筹,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储能的协调发展,做好储能与能源系统协调发展的前瞻性规划研究,提高储能资源利用效率,明确储能准入门槛。”李冶建议,要完善储能调度运行机制,提升消纳能力,研究制定储能电站的调度运行规则,明确调度关系归属、功能定位和运行方式,健全调度运行监管机制,提升储能电站的利用效率,确保公平调度。

史玉波指出,未来要建立能够充分反应储能价值的市场化机制,合理科学评估储能配置规模和储能服务价值,充分利用储能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服务,针对市场化过渡阶段和全面市场化阶段分别设计市场规则,最终形成“谁受益,谁付费”的市场化长效机制。

李冶透露,国家能源局围绕储能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应用,正在组织开展储能试点示范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准备在全国已经投产电力储能工程中,不包括抽水蓄能,组织筛选一批储能示范项目,通过试点示范来促进先进储能技术装备与系统集成创新,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标准与工程规范,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推动出台支持储能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

 
标签:储能项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