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美锦能源:氢能板块战略格局在2019年已经基本成型
2020-02-21

2020年2月18日,美锦能源接受 投资机构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美锦能源首先向调研者介绍了旗下业务板块的发展现状:

煤焦板块:公司当前拥有三座矿井,合计产能540万吨/年,煤种以主焦煤、优质瘦煤等炼焦煤为主。公司焦炭总产能570万吨/年。无论焦炭的规模还是品质,公司在全国焦炭交易市场都有较大的话语权和竞争优势。多年以来公司焦炭市场主要在华北、东北、华东地区,主要客户包括河钢、鞍钢、宝钢等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央企。

焦炭价格从2019年12月份初至今有三次上涨,从目前来看焦炭需求稳定、价格稳中趋升。

氢能/燃料电池板块:公司氢能板块战略格局在2019年已经基本成型,实现了产业链+区域双维布局。从区域位置上看,已经覆盖了几个主要经济发展区域,包括青岛(渤海湾区域)、嘉兴(长三角区域)、佛山、广州、云浮(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区域)等城市以及内陆山西省晋中市。公司选择这些地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当地有发展氢能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活跃,市场容量也比较大。(2)国家未来推行“十城千辆”示范,这些城市具有入选可能,例如山东是国内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山西是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份。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目前国内氢能发展聚集地,也是政府扶持力度最大的区域。我们预判上述这些区域是未来国家氢能发展的重点区域,所以目前我们都已经有实际的项目落地,抢占市场先机。2017年开始公司在主业升级发展的同时,利用上游工业副产氢的资源优势加大力度推动了转型发展。公司在2019年已形成了“一点、一线、一网”的氢能发展总体规划。从核心零部件膜电极到燃料电池电堆,再到控股整车企业飞驰客车,以及下游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公司已基本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2020年公司将继续推进上述区域项目,深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的影响力:

①渤海湾区域青岛项目预计今年将实现商用车整车投产下线,并开通多条示范运营线,同时也将配套建成加氢站;

②长三角嘉兴项目:公司与嘉兴交通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年也要启动加氢站建设和示范运营,同时落地燃料电池电堆和膜电极生产项目;

③在粤港澳大湾区,得益于广东省、佛山市政策大力扶持,广州和佛山项目整体发展比较成熟,公司将以飞驰汽车、国鸿氢能和鸿基创能为核心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继续加大生产和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④在山西省晋中市,公司将继续推进施工建设,重点建成晋中市首座加氢站并开通示范运营线,另外和国鸿氢能合作的燃料电池电堆及动力系统总成项目也将落地。

问答环节:

Q:公司煤矿目前复产力度如何,可以保障焦炭生产供应?

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确实对公司煤矿子公司正常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公司煤矿现在也都在积极复工当中。公司焦化业务目前生产基本正常,一方面春节前期备煤比较充足,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积极开拓采购渠道,所以原料供应不存在短缺问题。

Q:华盛化工2020年投产后公司焦炭产能提升145万吨,如何解决原料来源?是否有进一步扩大煤矿产能考虑?

A:公司控股股东美锦集团拥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备,合计拥有煤炭储量35亿吨,煤种包括优质主焦煤和炼焦配煤。目前美锦集团有两座规模较大的在建煤矿。未来,根据集团的承诺和煤矿资产状况等,公司会考虑通过发行股份或者是现金购买方式进行收购,逐步提高煤炭原料供给的自给率。

Q:目前焦炭下游需求如何,未来复工逐步恢复后需求是否会有修复甚至集中爆发?

A:当前,焦炭市场供不应求,主要原因在于下游部分钢厂受疫情影响导致库存偏低。公司目前的炼焦煤供应正常,同时会加快自有煤矿复工进度以及增加对外采购量,以保障原料煤供给。

Q:市场目前非常关注氢能与燃料电池补贴政策,从公司的布局来看,未来的国家补贴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

A:经过公司各方调研判断,从顶层设计上,未来国家将坚持推进氢能产业政策扶持,持续补贴氢能产业;对于国家补贴方式,可能会从单一的车辆购置补贴转变成从多方面的多角度的补贴,包括对车辆购置补贴和加氢站建设、运营补贴,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补贴等诸多方面;国家政策还将积极推进氢能行业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自主化和技术创新。

总的来讲,国家定将推动氢能产业持续发展。未来国家政策具体情况如何,还是需要以政府发布信息为准。

Q:飞驰汽车在我国燃料电池车销售占比较高,有哪些因素支撑?

A:飞驰汽车生产和销售的燃料电池车辆市场占有率较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掌握整车制造的技术核心

①飞驰汽车研发团队技术能力强,属于国内先进的整车设计研发中心。

②过去飞驰汽车开发的燃料电池汽车是基于传统汽车的平台。经过多年发展,车辆运行经验和技术的积累,飞驰汽车可根据氢燃料电池的特点和性能,正向开发燃料电池汽车。这是其他车厂所不具有的,这也使得飞驰汽车具备强大的技术竞争力。

(二)建立了快速、完备的售后服务体系,保障公交车辆的正常运行

2018年12月,为配合佛山禅城投放首批7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飞驰汽车在佛罗路建成华南地区目前的氢能汽车维保中心,凭借完善的售后培训体系,大数据化的售后监控平台,为佛山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正常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飞驰汽车参与了佛山历次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生产投放任务,积累了丰富的车辆生产及示范运营投放经验

飞驰汽车于2015年研发燃料电池城市客车,2016年佛山市和云浮市批量投入了28台车用于公交线路运营,2018年底在佛山市投放了300辆燃料电池公交车,积累了各种工况下的燃料电池工作数据、动力电池工作数据,试验了很多关于燃料电池+动力电池架构下的关键控制逻辑,积累了大量经验数据。

Q:能否介绍一下2019年飞驰汽车的产量、销售情况和未来3年的规划?

A:①飞驰汽车2019年销售各种车辆近500辆,燃料电池汽车376辆,同比增幅107.73%,其中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76辆,增幅148.65%,氢燃料厢式商用车100辆,同比增幅42.86%。飞驰汽车销售的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占比为13.7%,是国内产销氢燃料电池客车最多的企业之一。

②2020年计划生产各种车型约1500辆,以氢燃料电池车辆为主。到2022年实现年产3000辆的目标。

Q:国鸿氢能目前在电堆研发方面的投入、设备等国产化的情况进度如何?

A:2015年,国鸿氢能与巴拉德合作,引进了柔性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9SSL。膨化柔性石墨双极板生产线是国鸿氢能第一个引进到国内进行规模化生产的,所有生产线上的工作母机均为国产,是由国鸿氢能联合国内各大设备生产商联合研发的。之后国内其他燃料电池生产商和巴拉德扩产采用的石墨双极板的生产线都是基于当时国鸿氢能的工作母机开发形成的。

2019年的国鸿氢能研发费用较2018年翻了一番。2020年国鸿氢能会升级产品线,围绕提升功率、能量密度等方面优化产品。我们预测国家对氢能产业的下一步补贴要求是产品自主化。国鸿氢能也在积极推进开发自主产品,今年我们将上下游产业链有机整合,加快研发速度,形成正向开发,优化成本结构,争取全自主开发电堆早日推向市场。

Q:飞驰汽车主要客户是在哪些区域?

A:飞驰汽车当前主要销售区域为广东佛山、云浮、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及周边城市;国外市场当前主要出口到马来西亚。未来几年内,飞驰汽车的客户还会拓展到公司拟落地产业园项目的地区,包括长三角、渤海湾区域、内陆山西省等区域。

Q:目前国鸿氢能与巴拉德合作进展如何?

A:国鸿氢能和巴拉德保持着紧密合作。一方面,在国鸿氢能成立时,国鸿氢能引进了巴拉德9SSL燃料电池电堆,巴拉德给予了很大技术方面的帮助。2020年,国鸿氢能将与巴拉德一起围绕提升功率、能量密度等方面提升和优化9SSL电堆产品。

另一方面,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国鸿氢能在加强与巴拉德互动合作的同时,要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开发自己的技术,这是国鸿氢能孜孜以求的目标。

Q:2020年国鸿氢能采购巴拉德膜电极数量?

A:2019年,国鸿氢能和巴拉德针对下一步合作进行了第二轮商务谈判,并在原有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签订了补充合作协议。2020年,国鸿氢能将采购20万片巴拉德生产的膜电极,可用于生产1600-1700套燃料电池电堆,占国鸿氢能2020年生产或销售计划约1/3左右。

Q:公司参股企业除了飞驰汽车以外其他公司持股比例不高,这对氢能产业布局会有影响吗?

A:公司在氢能产业上的布局出于以下考虑:

公司是全国最大焦炭生产商之一。炼焦工艺过程中副产大量富含氢气的焦炉煤气,据公司570万吨/年焦炭产能粗略计算,可从焦炉煤气中提取氢气5.1万吨/年,可以满足1.3万辆中型卡车或9000辆客车一年的用量。但是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氢能汽车推广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原因和公司转型发展的需求,2018年公司将飞驰汽车作为进军氢能产业的切入点,倒推产业链并延伸、发展。

2019年,公司为布局整个氢能产业链,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参股了电堆、膜电极MEA等核心零部件生产商以及控股了加氢站建设和运营公司,形成“一点、一线、一网”的氢能产业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公司参股投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有两方面考量:一是整车作为氢能行业终端产品已是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的体现;二是保持高新技术企业独立性更利于其快速发展。

2019年3月,国务院将“推动加氢站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下一步公司将继续遵循国家战略,重点发展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综合能源供给商,解决氢能发展瓶颈,同时夯实氢能产业链。

区域上,公司在渤海湾青岛市、长三角嘉兴市、山西省晋中市等地区积极筹建氢能产业园,复制成熟的广东模式,发挥平台优势,吸引各参股企业和优质氢能相关企业入驻园区,从而实现全国的快速布局。

公司在纵向和横向的双维布局,将形成产业带动研发、研发推动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标签:氢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