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仍处于早期,传统锂离子电池仍是主流
2019-11-21   | 编辑:faye   |    837 浏览人次

近几年,固态电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由于随着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依然是困扰业内人士及消费者选购电动汽车的一大难题。而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又一直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201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不包括电池相关材料)规模达4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按容量计算,全球规模达到200吉瓦时,同比增长25%。

能量密度是动力电池性能的第一指标。工信部颁布的《中国制造 2025》指明:“到 2025 年、2030 年,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分别需达到 400Wh/kg、500Wh/kg”。目前各大电池厂商均定下了2020年实现300Wh/kg的目标。

但是,随着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安全隐患是液态锂电池固有的问题。固态电池是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性能方面,不可燃烧的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如果用固态电解质替代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可解决原来由于低闪点电解液本身引起的安全隐患,做到本质安全。

虽然各电池企业都在积极研发固态电池,但目前市场化产品能量密度仍然较低。现阶段固态电池量产产品很少,产业化进程仍处于早期。唯一实现动力电池领域量产的博洛雷公司产品能量密度仅为 100Wh/kg,对比传统锂电尚未具备竞争优势。

高性能的实验室产品将为产业化奠基。从海外各家企业实验与中试产品来看,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优势已开始凸显,明显超过现有锂电水平。在我国,固态锂电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早,在“六五”和“七五”期间,中科院就将固态锂电和快离子导体列为重点课题,此外,北京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天津 18 所等院所也立项进行了固态锂电电解质的研究,并在此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未来,随着产业投入逐渐加大,产品性能提升的步伐也望加速。

 
标签:固态电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