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2018年或许是双面双玻组件爆发的元年
2018-08-29   | 编辑:faye   |    1015 浏览人次

“531新政”后,“降本增效、平价上网”渐成业内共识,这进一步加速了光伏组件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让一些新型储备技术、产品提前进入市场,双面双玻组件便是其中之一。

在第三批领跑者项目中,双面双玻组件成为标的新宠,占总中标量约2.6GW,占比达52%,在技术领跑者3个基地6个标段中更是有4个标段申报了双面技术。不管是应用领跑者还是技术领跑者,双面组件的角色越来越无法取代,2018年或许是双面双玻组件爆发的元年。

收益增发达一成

双面双玻组件是指由两片玻璃和电池片组成的,正面和背面均可以发电的组件。但由于早期双玻组件存在重量过大、搬运不方便、功率损失大等问题,一直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而有机材料背板因成本低等优势逐渐取代背玻璃成为市场主流。

2013年左右,在国内光伏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背板出现了蜗牛纹、PID衰减过快等品质问题,这才让玻璃重回大众视野。

其实,大概在2017年国内市场才逐渐开始推崇双面双玻组件。双面双玻组件为高品质光伏电站提供了相对较好的解决方案。“具体来讲,双玻组件在抗隐裂、抗PID、长期老化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因此发电量更高,比普通组件高出约21%;寿命更长,可以将光伏组件的寿命再延长5年,或达30年;此外,衰减率也更低。”

同时,从度电成本上分析,双面组件也有先天优势,双面组件能达到10%的增发,可以使整个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

多管齐下促升级

双面双玻组件除了上述优势外,在技术和生产线上的兼容性也让它备受青睐。双玻组件在生产上只升级了层压环节,让目前主流生产线不需要大幅升级就可以进行量产,并且,双面电池技术基本覆盖了目前主流的P型PERC,N型PERT和HJT电池技术方向,应用场景广泛,因此成为电池升级的首选。

尽管如此,业内还是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首先,双面双玻组件对支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支架技术没跟上,那么电站收益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支架的设计尤为重要,像可以明显减少背面遮挡的双面支架应用就非常推荐。跟踪支架也是未来趋势之一,如今在海外接到的大型投标项目,‘双面+跟踪’成为一个必然选项,国内也是这个趋势。

其次,在边框方面,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组件,目前有小边框和大边框,大边框成本会有所提高,压块成本也会增加。就可靠性来说,带不带边框都有其安装方式。目前,主流市场还是带边框。

配套设施,如在逆变器的应用上,双面组件也要和单面组件做一些区分。瞬间的峰值电流还出现过超出13A的情况,这样势必会对逆变器的电流有更高的要求。

标准缺失待完善

近两年,双面双玻组件虽应市场需求逐步发展,但同时争议不断。最大的争议便是在增加背面功率以后,如何计算双面组件的转换效率和功率的问题。

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征求光伏前沿技术对标工作意见的函》,提出双面组件转换效率和功率的计算现拟有两种方案:一是只按正面功率计算双面组件转换效率和功率,电站安装容量也只计算正面功率;二是综合考虑不同环境下的背面增益率和所增加成本水平,折算背面增益计算原则上不超过5%,初步按3%左右考虑,电站安装容量计算正面、反面功率之和。

但具体采用哪个方案,目前官方仍无定论。

据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张雅婷介绍,目前,对双面组件的标准还是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它主要标定了组件的双面率及最大功率值,这也使得企业格外关注双面率数值。

虽然目前市场上对于如何计算双面组件的功率及计算方法还没有形成共识,但业内人士表示发展双面双玻组件技术、持续促进降本增效的愿望是不会变的,产品将高频次地升级换代。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

 
标签:双玻组件
相关推荐